文/唐侠(中兴微贷总经理)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摘录自:诺基亚现任CEO约玛·奥利拉在公布同意被微软收购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约玛·奥利拉说完那句话,连同他在内的几十名诺基亚高管不禁落泪。是的,诺基亚是一家值得敬佩的公司,它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世界变化太快,自己不变,就要被别人“变”掉。你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你的思维跟不上这时代,你也即将会被淘汰!但这个“变”是什么?这个“思维”又是什么?答案,也许你在下文能自己找到。

踏入神秘的以色列

2014年3月23日,我有幸随ZTEHoldings一行高管,怀揣“求变”的心态,踏上了“创业的国度”、“创新的国度”——神秘的以色列。在我25年的工作生涯中,游历的国家也不在少数,但这种将休闲与工作、游历与探索集于一体的异国学习之旅,还是头一次。

历经12小时的长途飞行,终抵神秘的国度“以色列”,正式开始了这次创新智慧之旅。八天时间里,我们主要拜访了以色列的22个部之一“工贸部”及其首席科学家、“出口与国际合作协会”、奥宝科技、4家VC/投行(Vitalife、Gemini、Vitalife、Poalimcapital markets、Pitango);探访了“天才儿童教育中心”、以色列最有名的孵化器公司Trendlines、Intel的以色列研发中心、耶路撒冷;参观了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体验了闻名于世的死海和基布兹;对话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和犹太大拉比雅各•沙皮…

整个行程内容丰富,累与快乐同行,收获与思考并存。创新探索之旅,收获良多!

数据说明一切

创新进取已经被公认为以色列的民族精神!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以及各种政治与地缘问题,以色列政府对教育和科技极其重视,他们的创新人才克服重重挑战,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们先来看看,创新到底给这个弹丸之国带来了什么? 一连串的全球竞争力的相关指数(2011-2012年),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科学研究所的质量,全球排名第一;创业公司密度,全球排名第一(平均每1844个以色列人里就有一个人创业);风险资本的可用性,全球排名第二;授权的实用专利/百万人口,全球排名第四;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第六;竞争优势的本质,全球排名第八;企业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八…

此外,2008年,以色列的人均风险资本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国家的30余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与绝对数相比较,以色列这个只有约800万人口的国家吸引了近2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相当于英国6100万人口所吸引的风险资本,或德国和法国合计1.45亿人口所引入的风险资本总额。以色列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数量,比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整个欧洲大陆在此上市的公司数量还要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约1300万的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却取得了20%左右的诺贝尔奖。

以色列的创新之因

有人说以色列的创新之因,是自然资源匮乏以及各种政治与地缘问题。通过本次的以色列“创新智慧之旅”,接触到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人,拜访的企业中既有国际知名的大企业,也有形形色色的投资基金,接触的人中既有企业家,也有投资者和政府官员。但他们的语言和行为、眼神和表情,无不给到我们一个共同概念:那就是“危机意识”,正是这个可怕的“危机意识”给予了这个民族无穷无尽的创新源泉。这个“危机意识”到底从何而来呢?真正究其原因,还是回到了前面所说的“自然资源匮乏以及各种政治与地缘”问题。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现实是残酷的。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案例中提到:“只是世界变化太快,自己不变,就要被别人变掉”。这句话无非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提醒我们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危机意识”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命运,发挥着多么重要作用!

是的,现在世界的变化毫无疑问是快的,而且是加速度的。当人类跨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这种快已深深地植入我们的生活,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在这种变和快的环境下,大部分企业丧失了对外面的感知能力,麻木不仁,感觉不到什么压力和危机,我看这一类企业离“死亡”已并不遥远。但也有一些企业,对外面的“天气”尚存一息感知,及时利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危机,被迫去痛苦地改变,我看这一类企业尚且还能暂时生存。更有一些极少数企业,在外面看似和风细雨的环境中,嗅觉十分敏感,善于主动捕捉危机,不断地“革自己的命”,不断创新,我看这一类企业不但可以生存,而且还会不断地壮大,甚至成就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全球的企业发展,有一个参考的经验数据,以100家企业为基数计算,一年后只有15%的企业(15家)还健康地活着,三年后15家企业中只有38%的企业还健康地活着(5.7家),十年后5.7家企业中只有35%的企业(两家)还健康地活着。以上数据绝非耸人听闻。中国的微金融行业,真正快速发展仅几年的时间,市场之大足以令全球的投资者趋之若鹜。于是参与者多过“米铺”,个个好像都能赚得个盆满钵满,大有遍地是黄金之态。殊不知:这种野蛮式的生长、同质化竞争的背后,危机四伏!

中兴微贷在这种世界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强烈地感觉到“风雨欲来风满楼”,所以不断地在主动革自己的命。我们在创业之初,就率先设计了中国微金融行业的第一家“信贷工厂”,在微金融风控技术上不断创新,为企业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快速、稳健、持续地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目前,中兴微贷继续在革自己的命,通过不断创新,力图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将企业彻底地打造成一个移动互联网微金融“淘宝”平台(E贷贷),使之成为微金融界的O2O典范,真正实现“草根金融、高端服务”的理想!

以色列的创新之术

关于以色列的创新之术,在整个“创新智慧之旅”之中,我们不断学习、讨论、查阅资料,并通过“观其行、察其言”来反复探究和印证。

想象力 通过以色列“天才儿童教育中心”的参观,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创新不仅需要想象力,更加需要依靠每个人的想象力。有时想象力比现有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并且每个人的差异性都很大,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不可小视。在工作中、在企业中、在团队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拿掉i值 某天晚上,我们集体上了一堂创新思维的训练课程——《跳出思维的盒子》,十分具有启发性。教学者是一位创新思维领域的胖教授,同时也是一位二流的近景魔术师。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教学,生动、活泼,极具趣味性,同时由于课程极具参与性和互动性,时差所带来的浓浓倦意,都烟消云散了。课堂中,给了我诸多的启示:1、人们往往习惯性地经常“自我演绎”和“自我设限”,而这恰恰是创造可能性的最大障碍;2、企业的领导者,不能用自己的“错误假设”去引导其他人,千万别自我设定障碍,只有不断地拿掉我们大脑中的i值(interference干扰),才能创造无限可能性,令创新成为可能。3、打破常规的“新的想法”,将是未来的竞争力——“创新思维的资源”。未来的竞争将是“创新思维”的竞争。

发出提问邀请 某天深夜,我们一行入住了以色列某知名的基布兹,并对话村委。以色列的“基布兹”闻名世界,它是一个自愿组合的集体社区,主要务农,在那里没有私人财产,它对所有成员及其家庭的一切需求负责。在基布兹的村长介绍完“基布兹”的状况后,反过来向大家求教有什么好建议。有人可能会失望,来以色列是为了向他们学习创新,怎样反过来让我们出主意?但这恰恰可能是最有价值、最关键的环节。我们也许无法立即给出系统性的答案,但这种与客人的互动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帮他们进一步搞清楚可能的问题还会有些什么。也许,创新最重要的方法往往是先要搞清楚“困境”到底在哪里,是否还存在盲点?以色列人总是期待并鼓励别人提出问题,并从中获得不一样的启发。但凡敢于向别人发出提问邀请的,都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最终通过讨论获得集体的智慧。但试问又有几个企业的管理者能做得到?

我们一边实地考察,一边查阅众多资料,从中看到了太多的故事,但不只是关于天才的故事,更是关于坚持、关于永不知足地挑战权威,关于一贯的肆无忌惮的态度和不拘礼节的行为方式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失败、合作、使命、风险以及跨学科创新时不同于他人的态度的故事。从中,我提炼出以下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创新之术与大家分享:

不囿于现状,敢于挑战传统 不囿于现状,敢于挑战传统的以色列人的故事,是他们创造了“以色列的秘密”,并树立了他们的国家成为世界上领先技术公司的重要研发中心的地位。

建设性失败 尤其是在创新过程中对“建设性失败”或“聪明的失败”的包容,即如果不能包容相当数量的失败,真正的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关键是要区分“精心策划的实验和盲目的轮盘赌”之间的不同。

持有异议的文化 以色列在创新的过程中离不开一种文化,那就是培养一种鼓励“持有异议的文化”。其精髓是“从鼓励异议和赞成分歧的角度来说,企业领导的目标应该是使阻力最大化,把所有的异议都带到桌面上来,公开讨论以便找到解决之道。当一个组织处在危机之时,缺乏相反方向的阻力,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这可能意味着你正在努力进行的改革,还不足够理智,或者反对的力量,隐藏于地下。如果你甚至都意识不到这个组织中还有人和你持有不同的意见,那可能真的就麻烦了”。有一句话这么评价犹太人:“两个犹太人会有三种观点”,实在是再经典不过了。

研讨会 “研讨会”(Seminar)是以色列人很熟悉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

敏于观察 敏于观察,兢兢业业,执行力极强,一切以细节为导向,这是以色列军队的最大特色,这也正是以色列军队成为以色列创新摇篮的最大的原因。以色列总是充满了无数的创新之术的经典故事。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作《创业的国度》(START-UP NATION)

本人感慨:凡事,只知其因,而不知其术,或只知其术,而不知其因,均为枉然也!

创新与企业的战略定位

这次“创新智慧之旅”,给我带来了创新之因、创新之术的诸多启发,但就此结束了吗?显然不是!关于创新,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更长远的思索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参观以色列最有名的孵化器公司——Trendlines时,我中途溜出去抽烟,看似不认真、偷懒,实则不是。我在想:创新科技产业确实为以色列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创新人才和技术,但为何没有一个巨无霸的全球性企业?也许是其独特的历史、政治因素造成的永远的不确定性,令到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战略定位——利用他们唯一的优势(智慧与创新),将企业培育到一定程度,然后等待一个好价钱被并购(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找一个好人家嫁了出去)。这令我想起了几天前到英特尔(以色列)研发中心的一次拜访。这里目前约有7800名员工,椐总经理Maxine Fassberg说,他们创造的营业收入占据了整个英特尔全球营业收入的40%左右。与英特尔一样,微软、IBM、Google、eBay、NBC环球、飞利浦、雅虎、思科等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几乎一半都有过收购以色列人创立或者正在营业的研发中心的经历,单是思科一家公司就收购了九家以色列公司,而且还在继续寻找更多合适的收购机会。

以色列的孵化器公司在孵化出成功的科技项目之后,首选会在全球寻找心仪的买家。全球但凡成功的大企业,均把不断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以色列是他们共同的首选之地。这又是为什么?这就引发了“创新与企业的战略定位”的思考。创新与企业的战略定位到底有什么关系?

首先,定位是新竞争时期企业经营之道。全球经济进入21世纪,已经历了三次生产力革命,即泰勒的“科学管理”——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特劳特的“定位”。现代的商业已由工厂时代和市场时代,推进到心智时代。每个成功品牌都应该在顾客心智建立独特的定位,以创建认知优势,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最具优势的位置,从而使品牌胜出竞争,赢得优先选择,这就是企业需全力以赴拿到的成果,也是企业赖以存在的唯一理由。

其次,真正的企业战略规划是以定位为核心,对运营活动进行取舍,建立独特、科学的资源配称。而资源配称中研发和创新又尤为重要。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而创新,企业创新的方向永远要朝着企业的战略定位,为企业的战略定位服务。

奔驰汽车之所以强大(市场领先),是因为它有一个强有力的定位——“乘坐性能最好的汽车”(舒适、宽敞、豪华、尊贵……)一百多年以来,尤其是近四十年来,奔驰汽车一直围绕着这一定位在不断创新,所以它仍然那么强大和领先。

英特尔、微软等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到以色列设立的研发中心或分公司,亦或以色列的科技公司,在全球寻找买家,都充分体现了“创新与企业的分战略定位”的辩证关系。

同样,中兴微贷要走得更远,它的战略定位又是什么?它又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创新?这正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除了创新,别无选择

以色列“创新智慧之旅”,寻其因、学其术、解大惑,乃此行之最大收获!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想找到创新的关键所在,那么以色列是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我们需要创新,而以色列拥有创新。弄清楚这种创新的动力源自哪里,去往何处,并使其长期保持下去,如何从中学到创新国度的精髓,这才是我们以色列创新智慧之旅的唯一目的。

最后,我想借用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讲的一句话并适当修改,来作为我的结束语:“对于中兴微贷来说,如果想继续生存并达到中国微金融界的领先地位,就必须把创新精神作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0 0 (3) 0 (2) 0 (1)

你可以使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Powered by WishList Member - Membership Software

636 queries in 0.418 seconds, using 12.74mb memory